最近幾年一直很想去參加大甲媽祖遶境進香,只因一顆好奇心作祟,想深刻了解鄉土民情,親身體驗宗教人文的熱情。因緣際會今年終於有機會參加「野鶴」舉辦的進香活動,促進了這次與媽祖的相遇,讓這一日成為我最難忘懷的心靈旅程。
「大甲媽祖遶境進香」活動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參與,與回教麥加朝聖,天主教教宗主持的彌撒之禮,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。
四月十三日那天,我們上午7點從台北出發,沿途在關西及西螺休息站略作停留,於上午十點多抵達西螺吳厝里的朝興宮,跟主辦單位大甲鎮瀾宮的E世代青年團報到,我們被安排與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學生一起行腳。
E世代幹部同學先帶領我們到香客外燴營地,享用免費而豐盛的午餐。這些菜色葷、素都有,都是由當地熱心民眾烹煮,香客們只需自備碗筷就可盡情享用。
今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時間於4月8日至17日,共9天8夜,遶境隊伍跨越臺灣中部沿海四縣市(臺中、彰化、雲林、嘉義),經過21個鄉鎮,九十餘座廟宇,跋涉330公里路途。
參加進香苦旅中,有些人走的是一場真摯的信仰;有些人走的是對家人健康事業的祈願;也有些人走的是一場體驗之旅。
沿途都有熱心民眾提供飲料、礦泉水,給遠到的香客止渴。
在進香活動中,為了怕隨行工作人員太累,路邊可看到由大貨車改裝的專車,供工作人員睡覺、休息。
神轎於11:30開始遶境西螺各村庄,主辦單位怕我們這些嬌客太勞累,安排大家走另一條短程路線,我們走了約一個小時先抵達西螺鎮南宮,在此等候主轎來到。
在鎮南宮等候媽祖當中,廟方為我們這些香客準備了聖女番茄、綠豆湯、冰沙等,大家吃得不亦樂乎也紓解了暑熱。
這兩張長凳上放著厚厚一疊金紙,當媽祖的神轎要停駕時,便壓在這疊厚厚的金紙上,而不與地面或長凳直接接觸,而這就是壓轎金的由來。 壓轎金的功用,也等同於一張被媽祖加持過的平安符,有保平安、收驚的效果。
在鎮南宮等候多時,突然人群引起一陣騷動,原來不遠處出現一位頭戴斗笠,架著副沒了鏡片的老花眼鏡,身著清朝服飾,外披羊皮襖,褲管一 腳高一腳低,肩上則一頭挑著鑼,一頭挑著紙傘、茶壺、豬蹄(長生肉)、韭菜(長生菜),腰上還插了一支旱煙桿,扮相滑稽的「報馬仔」,他是負責在神轎出城、進城時通報消息。
「報馬仔」離開沒多久以後,就看到頭香的香陣,據說搶得頭香者,能蒙獲媽祖最大的福賜,因此競爭頗為激烈。
龐大的香陣則由頭旗領隊,後方依序跟著頭燈、三仙旗、大鼓陣等前鋒陣頭。此時我們也跟隨穿清兵服飾的龐大進香隊伍,緩緩啟動。
我們此行的重頭戲是「鑽轎下」,其原意是信徒有事求媽祖解決,因為自己是一介凡人,沒有貴重物品答謝,發願以身體當成媽祖登轎的「踏腳椅」,這是很隆重的謝禮。如今演變成信徒求平安、消災解厄的作用。
因為要「鑽轎下」,大家都自動自發把帽子及包包暫時卸下,伏跪在地上等待鑾轎從身上經過。當大甲媽祖的鑾轎流蘇通過我身上時,感覺好似媽祖用手輕撫過我,霎那間內心充滿喜悅、滿足,那種感動想必親自參與才能深刻體會。
香陣所到之處,沿途居民無不虔誠膜拜,信徒更扶老攜幼匍匐在地,由神轎底下爬行而過,堅信能受到神力的庇祐。
轎班的人員總是很有耐心地讓每一個人鑽過,再小跑步扛著大轎趕上進香隊伍。
轎班輪流抬著的鑾轎裏,端坐著這次繞境進香的主角-兩尊進香媽祖。
跟著神轎後方的是龐大的隨香人潮,或徒步,或騎腳踏車、機車,以及開著小轎車、貨車的信眾,也形成長長的車陣,最後方更有大型遊覽巴士壓陣,全程隨行。
許多虔誠的信徒們,早已於必經之路兩旁守候多時,那種祈求上蒼的純樸之心,在現代忙碌社會中,是不多見的。
大甲媽祖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中部海線的重要守護神, 也是海線地區重要的精神指標。媽祖繞境已經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這是臺灣之光。
進香途中,路邊不乏這種擺滿餐飲的桌子,(飲料有礦泉水、冬瓜茶、綠豆湯、冰沙,水果有西瓜、蓮霧、蕃茄等,點心有粽子、包子、饅頭、玉米等等)你只要走過去,阿伯就會拿給你。這些都是免費的,是善男信女每年無私的奉獻。信徒們無私的精神,讓我們每人心靈深處都懷著感恩之情。
我們從中午十一點半開始跟著香客們繞境,透過一日行腳跟著媽祖的足跡,走過西螺幽靜的鄉間巷弄,行經熱鬧的大道,下午四點半到達新社的新天宮。主辦單位安排我們享用免費流水席晚餐後,才讓我們返回台北。
為什麼很多人跟著大甲媽祖走完遶境後,還會期待明年再走一回,甚至一走就是十幾年?是信徒敬天謝神的虔誠,或是鄉親們的樸素與誠懇感動了他們?我的第一次進香體驗,被信徒們虔誠的信仰深深震撼而感動,讓這一日成為2011年最難忘懷的心靈旅程。
相關文章:
2011阿里山賞櫻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